中国古典艺术思维研究04

🤗🤗cuigang老师的lec.4 中国古典艺术之物化与妙悟思维🤗🤗

物化思维:与物同化、随物迁化

达到物化境界,实际上就是去除主客之分、物我之分、彼此之分,将自我与物完全融为一体,而且这种融合是无意识、无目的、无功利,从而是自然而然、不期然而然地实现与物同化、随物迁化的状态。

中华古典美学的审美体验理论就是强调在静默的观照中达到物我的彻底冥合,其身与物化,方能无穷出清新,物化意味着至高的体验境界,具有无穷地创造力。

随物迁化

世界的本质在于生命,生命的特点在于无止息的流转,生生灭灭只是生命显现的具体形态,生生灭灭的内在根源在于阴阳二气之相摩相荡,生生灭灭的过程,就是物化,而我们在这过程中随物迁化、与物浮沉,无所谓生、无所谓死,一切任其自然,这也就是进入物化之境了,也就是回到了我们本然的生命状态

以物为量

以物为量,就是摒除小大之别

静观物化

静观物化的思想,就是在大化流衍的节奏中体验生命,去感受生命的激越和至美。

妙悟思维:一种慧的直觉

妙悟主要还是在佛家得以广泛使用。

在南宗禅的影响下,妙悟这一概念广泛进入艺术领域。唐代很多诗论、画论、书论中多已使用妙悟这一概念。

妙悟思维的独特性:

  1. 超越感性。
    • 妙悟是一种非喜非乐的体验活动
    • 在对待经验的态度上,妙悟则是一丝不挂,不含一切经验(包括知识的、日常生活的)
    • 在对待情感态度上,以自性推动心理过程。而这自性的世界恰恰是对情感世界的扬弃
    • 在对待理性态度上,彻底排除理性
  2. 慧的直觉。
    • 从动因上说,妙悟是由智慧发出的,是一种慧的直觉。是对人本来面目、自我真性的当下直接的觉悟
    • 从具体方式上说 ,这个直觉是人与生俱来的生命觉性
    • 从目的上说,妙悟就是以智慧的灵光照耀

妙悟思维:如何去悟,所悟为何?

妙悟思维的本质:悟到心中的佛性。通过直觉的方式,悟得自家独特的精神内涵。

对南宗禅来说,成佛并不是修炼成为一个人格神,成佛是一种达得大自在得大自由的心灵境界。

妙悟强调的是从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之中的现实,也就是说,不要和世界处于对立的位置,不要形成一种主客分别、彼此分离的关系。

妙悟是不二之感悟,它是无分别、无对待的不二之境。

妙悟的艺术之境

妙悟的四个境界:

  •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强调直接体验性

  •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强调排除一切知识、理性的依凭

    这就决定了妙悟思维具有鲜明的非逻辑、非理性的倾向

    禅宗不是单纯反对文字,而是真正反对的是文字所承载、所裹挟的知识、理性。对二手、三手资料持否定的态度。

  • 水流花开,自然兴现

    人与境已经契合。

  • 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

    更多表达一种寂寥的感觉,表现出强烈的非人间感。

    唐宋以后深受禅宗影响的文人士大夫认为这样的境界更能表达对禅理的体悟,更能呈现世界本身那种自然自在的永恒。

    有以下特点:

    • 拒绝记述。
    • 淡尽风烟。
    • 绝去爱憎。

中国古典艺术思维研究04
http://example.com/2024/10/09/中国古典艺术思维研究04/
作者
Poivre
发布于
2024年10月9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