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艺术思维研究03
🤗🤗cuigang老师的lec.3 禅宗🤗🤗
无心无念
——禅宗的核心观念
佛教的哲学思想与中国的道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化的禅宗,对中国古典美学、艺术思维的形态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认为一切为空为幻,原因就在于一切存在都不是真实的,而是缘起性空
,故,不可执着。
禅宗以《金刚经》为首要的经典。六祖慧能口述、弟子记录整理的《坛经》是中国人所作佛教著作中唯一被成为经
的佛典。
中国禅宗的特色
梵我合一
的精致周密的世界观理论。自心觉悟
的解脱方式。关键是直指本心
。以心传心
的直观、顿悟式的认识方法。
独特的思维方式
- 非理性的直觉体验。
- 瞬间的顿悟。实现瞬间的
物我两忘
。 - 不可喻性。强调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瞬间感受。 - 活参。
南宗禅以心为本
实际上就是强调无心无念
,可称以无心为本
,是为无心之心
,是南禅修行的不二法门。这些对中唐以后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嘉靖、乾隆、万历年间,禅宗又风靡一时,与阳明心学相互吸收、配合,一起对程朱理学大加批评,又是一股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解放的异端思潮。
禅宗开发了人的个性意识、主体意识,承认了个人思考、觉悟的无比权威性,并掀起了呵佛骂祖
的狂禅之风,强化了人的个体独立意识、人格力量。
观照、冥想
——禅宗式的艺术构思
禅宗以心为本
而实际是以无心为本
无心无念
的观念对于现实功利并无益处,但对于审美、艺术这种高级的精神活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与老庄的以心喻镜的思想、虚静的境界等结合,对于中国古代审美、艺术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讲究近乎神秘的启示和领悟,带有很大的潜意识联想的成分,往往是禅师的直觉体验。
唐宋以来的士大夫广泛受到了禅宗思维的影响。
中国文人特别厌恶法,认为法是认为、是做作、是刻意、是束缚,会破坏艺术创作的自由状态。因此要忘得干干净净,凭借下意识随意发挥。
古典艺术思维与禅宗相同,讲究直觉体验、打破时空界限、求得梵我合一、事事无碍的无上境界。
自然、凝练、含蓄——禅宗式的艺术表达
自然
艺术表达中将自然天成、活泼有趣作为追求目标。
凝练
以少应多。
重神似
、写意
的文人画在北宋后日益成为士大夫中的主流。
含蓄
含蓄的表达方式是禅宗的看家本领。种种相距甚远的比喻、曲折含糊的暗示,甚至是故意牛头不对马嘴的解答,花样百出,或自相矛盾、违背常情,或者干脆静默不言.
禅宗将以前佛教比较简单的比喻、说明等方式转向自我表现为主的启发式、由偏重于说教转向偏重于自悟,越来越转向内心的体验和感觉的表现。
“活参、顿悟”——禅宗的艺术欣赏
艺术上的顿悟和禅宗的顿悟有相似之处
艺术欣赏以自己体验为主,主观随意性强
直观性强,需要把握一种复杂微妙的艺术感受,而不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物象色彩上的表面意义。
这个瞬间的顿悟,需要欣赏者与创作者要有相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情感。